近几日,小伙伴们可能被上边这张图片刷屏了,远远看上去像极了花朵盛开的草地,但其实不是。这是杭州城南的一处空地上,上万辆被遗弃的共享单车。绵延上千平米的露天荒地上,各品牌的各色单车密密麻麻,场面壮观,这到底是招谁惹谁了?
眼哥看到这样的场面,也是感到震惊。虽然听说共享单车被破坏的很严重,但是从来没有感受到这么严重。回想起来,从共享单车一出时开始就不断刷新头条,从一夜间遍布大江南北各大城市;再到后来曝光被各种破坏,破坏的手法堪称千奇百怪;再到第一家共享单车公司“悟空单车”倒闭,一直到现在都是风波不断。
从上边的回顾,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出来的,共享单车是满足了百姓生活出行了便利,尤其存在的必然价值,所以能够风靡全国。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伴随成长的潜藏风险也会逐步暴露。从“悟空单车”的倒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风险和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
第一个层面就是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由于共享经济的迅速膨胀,直接导致了各大公司只注重了单车了投放情况和融资情况,而忽略了单车的管理问题,最后导致偷窃、损坏现象得不到有效监管,久而久之就回产生第一张图这样壮观的景象。
第二个层面就是社会整体认知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情和社情都很复杂,作为这样一个新事物有人接受有人否定,有人认为便利有人觉得占有人行道;还有的人觉得收取押金太高自己占有也不为过;还有将密码锁的破解引以为傲;还有的单车当双人车用。细数起来,千奇百怪的现象都有,有看似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说是素质问题,也是不见得全对。眼哥觉得这不仅是素质的问题,还有社会认知的问题,百姓没有认识到破坏的严重性,公司也没有进行规范使用的认知宣传。
第三个方面,根据一些报道情况,“共享单车”损害了“黑摩的”的利益,本来以短距离出行为生存点的摩的,由于共享单车的出现,造成收入下降,造成摩的司机恶意报复和打击。另外“共享单车”与很多城市当地的公共自行车也形成了一定的冲突,自然也会有一些摩擦。
话说回来,共享单车到底谁都没招惹,只是它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必然要经历一段波折和磨练,才会逐步规范起来,这不仅是需要功运营公司加强管理和社会认知引导,也需要社会经过一段时间整体远转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平衡,只有这样共享单车才会成为和谐的存在,就像过去风波不断的“滴滴”和现在悄无声息的“滴滴”,我想共享单车也会走上这样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