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这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66岁的约翰·纳什,一个重度精神分裂患者,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精神分裂症曾让他备受折磨,痛不欲生。但他妻子艾丽西亚不离不弃的爱与关心,还有他本人冷静的头脑、理性的分析最终帮助他摆脱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
面对全球2100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电影《美丽心灵》以艺术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爱与理性的力量,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金钥匙”。
1994年,诺贝尔颁奖典礼现场,66岁的约翰·纳什缓缓走上了领奖台。
台上的纳什,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而纳什的视线,却聚焦在他的妻子艾丽西亚 身上。他说:“我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是因为你。你是我存在的所有理由。”
全场肃立,掌声雷动。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1957 年,在麻省理工任教的纳什遇见了艾丽西亚。一个是普林斯顿的数学天才,一个是麻省理工的物理高材生。俩人一见倾心,并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然而好景不长,刚怀孕不久的艾丽西亚却发现纳什的精神越发异常。纳什一见到戴红色领带的人,就觉得这是个秘密党派的成员,是专门派来杀害他的。
每当这时,纳什就会突然拿起身边任何可以当成武器的东西,对着空空荡荡的房间怒吼,并把艾丽西亚强拉到自己身后,试图?;ぷ约汉推拮硬皇?ldquo;黑暗组织”的伤害。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纳什幻想的一位神秘组织特工,正在拔枪威胁他和家人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艾丽西亚对纳什怒吼,想让他清醒
“这样的男人,时不时都能把我吓个半死。孩子生下来后,他能做个像样的父亲吗?”
眼看自己的丈夫毫无好转的迹象,艾丽西亚带着纳什去精神病院寻求帮助。1959年4月,纳什住进了麦凯琳医院。在那里,他被确诊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典型特征包括:对人冷酷(极为冷血、六亲不认、甚至伤到或杀害自己及他人);行为神秘、敏感多疑、不信赖别人;嫉妒心强、遇事喜欢夸张;自以为是、傲慢,不接受他人批评;活在自己的梦幻和幻想中。
纳什住进医院不久,他和艾丽西亚的孩子就出生了。眼看自己无力应对如此“不正常”的丈夫,1963 年,艾丽西亚和纳什离婚,而纳什则辗转不同的精神病院继续接受治疗。
治疗期间,艾丽西亚曾去医院探望纳什,亲眼目睹了纳什接受胰岛素昏迷疗法 (insulin shock therapy)。纳什被绑住手脚,大量胰岛素注入体内,先是全身颤抖,然后陷入休克。
胰岛素疗法,一种为了缓解精神分裂痛苦而采用的疗法,纳什每星期要经受5次,10周1疗程。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1970 年,纳什的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他终于可以出院了。
自始至终,艾丽西亚对纳什的爱和关心就从未停止过。即便这个男人还可能给自己和孩子带来不可预估的伤害。纳什出院后,艾丽西亚敞开了自家的大门,让纳什和自己一起生活。
纳什恨极了精神药物。他偷偷停止了服药,但很快纳什的病情又开始恶化。
某日纳什又犯病了,深陷幻想中的他完全不顾浴缸里的孩子,直到艾丽西亚冲回家里,才救下了快被淹死的孩子。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意识到纳什又犯病了,艾丽西亚赶紧给他的精神医师打电话求助。
而此时的纳什又幻想出了一个破门而入的领带男子,他一个箭步扑向那个不存在的敌人,却不小心把一旁的艾丽西亚和孩子撞倒在地。
艾丽西亚抱起孩子就往屋外逃。在她准备驱车远走之际,纳什冲到了车前,恳求艾丽西亚留下。
他说:“我全都想明白了。这些年来我看到人,例如查尔斯和他的侄女玛茜都是假的。因为我看到的玛茜,永远都是那么矮小的小女孩。这不合逻辑。真人的小孩子,肯定是会长高、长大的。所以她肯定是假的,是不存在的。”
“什么人是真实存在的,什么人是我幻想出来的,真的,我全都想清楚了。” 就这样,一位科学家,用科学论证和逻辑思维,自己向自己辩证了幻想和现实。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纳什依然拒绝服用让他精神萎靡的药物,幻想的查尔斯和玛茜依旧会突然造访他的生活并让他惊恐万分。但现在的纳什,已学会了用冷静的头脑来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现在的纳什,每当再次在幻想中遇见查尔斯,他都会感谢这位老朋友一路走来给他的友情,但发誓不会再和他说话。
就这样,纳什和艾丽西亚的关系越发稳定、温暖、幸福。
另一边,纳什回到了普林斯顿的数学系,学校带着尊重和包容,再次拥抱了纳什,他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也得以继续。
现在,当我们回看1994年纳什在诺贝尔领奖台上对艾丽西亚说的话,便更能感受到这 11个单词的重量:“You are the reason I am. You are all my reasons.”(我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是因为你。你是我存在的所有理由。)
2011年,离婚后38年,纳什和艾丽西亚再次步入了婚姻殿堂,修成正果。
纳什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纳什获得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的不仅是他大名鼎鼎的 “博弈论 Game Theory”,更承载着关于生命、爱与包容的终极意义。
如果不是艾丽西亚的爱和付出,如果不是普林斯顿和科学界为他提供的社会支持,别说诺贝尔奖了,这种“怪胎”想要有尊严地活着,恐怕都是一种奢望。
图片|电影《美丽心灵》
以上情节来自于电影《美丽心灵》,讲述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真实人生。
提起精神分裂 (俗称精神病),可能你首先想到的就是“骂人”的话——你个精神病,还可能想到港片中取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桥段。
2018年,一篇发表于Schizophrenia Bulletin(影响因子7.575)的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分析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数据,估算全球约有 2100 万人罹患精神分裂症,且将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增加继续上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行为异常和对现实认知能力下降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绪、行为、语言及对自我的认知,使人的感知和世界逐渐被割裂开来。
一位精神科医生曾写道:精神分裂者的自救是整个人类寻求自救的一部分,而且一定是最惨烈、最辉煌的部分。当我们满怀泪水观看的时候,也别忘了施以援手,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他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理解精神病患者的那些怪异行为和举止。每当谈及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通常的反应也是恐惧、不可思议、排斥和歧视。
可是在我们的社会中,精神病人却是越来越多了,他们不仅需要得到医生和心理工作者的关注,还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支持。
电影《美丽心灵》无疑是成功地达到了这个目的。
《美丽心灵》的编剧阿基瓦·戈尔兹曼对剧情作了精心安排。男主角纳什的扮演者罗素·克洛的表演也出神入化。普林斯顿金秋美丽的校园、沉稳而空灵的音乐、层叠相融的镜头,这一切都使《美丽心灵》成为一部精致而美丽的电影,并一举夺得奥斯卡四项大奖。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电影中纳什那些奇妙的思想、传奇的经历之外,真正打动人心还有艾丽西亚带来的动人的爱情,那是纳什经历了一生传奇体会到的人性的美丽。
几十年来与精神病的斗争让纳什对人生有更深刻的体会。正如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所发出的肺腑之言:
我一直相信数学,不管是方程式或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身的追求,我问你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有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里,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
现代社会是重视科技、理性和思辨的世界,为此我们常常忽略了情感。而纳什的人生经历却向我们表明仅仅是思想的美丽,并非真正人性的美丽。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使思想与心灵相融合,才能建构统一而美丽的心灵?! ?/p>
这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思考的问题。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关注更多有价值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