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来看,经济走向、社会趋势是决定着营销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回顾过去十年,电商、社交网络、门户网站……互联网正在从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产品信息获知到消费决策制定,消费者被互联网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一定程度上,这也正是数字营销兴起的原因之一。
那么未来的经济走向中,互联网将担当怎么样角色和任务,对于营销人而言,存在哪些新机遇值得关注?
4月9日,2014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一场主题为“转型、创新、升级——探寻消费增长‘新丝路’”的博鳌夜话互动展开讨论,腾讯公司代表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教授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尼尔森 CEO马祺(Mitch Barns)、联合利华董事长迈克·泰斯库(Michael Treschow)、可口可乐大中华区董事长鲁大卫(David Gordon Brooks)、蒙牛集团副总裁Jesper Fournaise Colding、安佰深股权投资集团全球合伙人及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等人,一起探讨了如何推动中国的内需增长,以及互联网经济背后蕴藏的巨大潜能和未来发展。
其中,刘胜义就表示:“互联网经过不断的成熟,正在中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传统行业配合打造新的商业文明,并在城镇化进程中重塑市场经济格局,将成为推动中国内需增长的主力军。”
趋势——消费市场在升级
伴随着互联网深入中国消费者生活的十年,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城镇化。
“每年从农村走向城镇的人口有1000万左右”,互动中张曦轲表示:“把每年1000多万新城镇人口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问题。”而这一数字,对于企业而言,将是一片亟待影响的目标人群。
另一方面,城镇化在积极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发和加速消费市场升级。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因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人们的消费动力大步升级,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恰恰可以跨越地理界限,接触到更加平等的消费渠道。
例如,网络零售商提供即时的线上交易,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除传统零售渠道之外有益的渠道补充,这也将有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欲望,带来互联网经济的增长。
而随着数字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网络消费群体不再按常理出牌,其消费行为变得进一步碎片化和非线性,实时在线成为一种常态,逐渐形成“智能化”的新一代消费群体,他们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导致营销变得“失控”,此时,互联网对这一群体的有效洞察便有了用武之地,也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消费力量成为可能。
洞察——互联网经济蕴藏无限潜能
中国有6亿网民,10亿手机用户,包括5亿智能手机用户,蕴藏的数字经济潜力不可估量,这是消费增长一个真正持续性的动力。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已达6004.1亿元,同比增50.9%。根据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16年,互联网经济对于中国GDP的贡献将达到6.9%,仅次于英国和韩国,互联网经济蕴藏着无限潜能。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更多消费者领域的出现必将促进更多个性化的、小众化的长尾市场,互联网让上亿用户获得了更加平等和一致的消费权利,也带来了更高质量的经济。
例如,衍生的电子商务不仅消除了地域界限,缩小了城乡消费差异,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除传统零售渠道之外有益的渠道补充,推动传统产业实现结构性调整。伴随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的不断成熟,整个市场将创造更多就业,孕育更多的创新。
提及传统零售和制造企业的转型,刘胜义表示,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企业可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借助社交平台,企业可以实时倾听用户声音,从消费者的反馈中获得动力改善产品、服务等一系列体验。未来,只有把消费者的意见整合到价值链中的企业才会胜出。
应对——抓住互联网营销“新丝路”
在互联网经济浪潮扑面而来时,企业应该如何抓住这一脉搏?
刘胜义认为,对新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是实现这些战略的关键。在探寻这条“新丝路”的过程中,企业在战略层面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价值定位,并且通过内部组织架构来贯彻这种营销定位,以灵活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需求。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大幅度提高了农村人口和城市新移民的上网便利性。“中国有10亿手机用户,包括5亿智能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激发的数字经济潜力是巨大的”,在刘胜义看来,企业尤其是传统零售和制造企业面临转型时,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实时倾听用户声音,从消费者的反馈中获得动力改善产品、服务等一系列体验。同时,O2O带来的线上线下消费的整合便是很好的参考发展模式,为整个消费市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充分发挥了高质量经济模式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作用。
本质上来讲,消费者希望能够有更高的生活水平,这实际是人类的本能,也是最大的消费升级动力,而这些现在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更好地去实现。伴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建设,互联网经济也正迎来新一轮爆炸式增长,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将有助于催生新的商业文明,这也将是中国追赶西方商业文明、实现超越的最佳机遇。
“互联网带来的不是冲击,而是一种新的想象空间”,刘胜义如此总结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于未来十年的发展,刘胜义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平等,消费者群体更加开放,企业更加创新,这也恰好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特征。希望互联网能够成为促进“新商业文明”诞生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