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Windows 8生态圈内,最受业界关注的自然是微软不久前刚推出的Surface Pro 3了。这款采用了12英寸高分辨率屏幕、性能堪比PC的Windows 8.1设备,再次向我们证明了微软在硬件领域同样拥有不俗的制造实力,也为类似的笔记本平板二合为一的混合设备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除此之外?唔……抱歉,我很难再想到其他还能给PC市场带来的积极因素了。
众所周知,微软公司于2012年6月发布了Surface系列平板电脑,并推出了Surface这一全新硬件品牌,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软认为他的OEM合作伙伴无法与苹果竞争,开发出可与iPad媲美的产品。微软认为,要得到好的硬件设备,只有自己去做。而且那时候还有一个优势,微软能在Windows 8开发期间同步开发硬件产品,这样也能将Windows 8的体验设计目标100%的传递给用户。
微软的Surface一直被宣传成可以替代笔记本电脑的平板电脑,或者称之为平板笔记本二合为一的设备,至少微软是这么认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微软会在最近带来Surface Pro的第三代产品的原因。Surface Pro 3能否像微软CEO纳德拉在发布会上所说的,成为真正可以取代PC的平板电脑?的确,比起之前的Windows 8平板,它的确是更适合的笔记本替代品。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屏幕尺寸更大的新款Surface Pro价位像笔记本,重量像笔记本,用起来像笔记本,实际上根本就是一个搭载触控屏幕的“微软牌”笔记本电脑,为什么却号称要“取代笔记本”呢?
也许,“取代笔记本”只是微软营销上的一个噱头而已。微软真的创造了一个新的产品,能够终结笔记本和平板,或者说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了么?未必是这样,如果将其看做一台笔记本,Surface Pro 3工作起来还不错,尤其是跟Type Cover在一起的时候,不过舒适度还是赶不上你的传统笔记本,而且它的键盘是分开卖的,还需要额外付费;而作为一个平板,它还是显得太沉了,且体积有些大,如果单手握持的话,你甚至很难坚持超过十分钟。
在我看来,微软Surface Pro3其实就是一款披着平板外衣的PC,微软只是在Surface Pro 3的名字后边加上了平板电脑几个字,或者说它本质上就是一台超极本,用户买它也就是为了获得一台超便携的笔记本而已。平板电脑能取代笔记本吗?也许是吧,不过目前市场中还没有类似与如宣传般那么完美的平板设备。作为此类设备的佼佼者,微软Surface Pro 3给人感觉更像是1+1=1.5,而并非一款二合一设备。退一步来说,如果Surface Pro 3真如微软所愿能取得成功,这对于笔记本厂商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坏消息。而微软大力宣扬这一说法,甚至消费者也可能开始认为Surface Pro 3是一款笔记本,而非仅仅是一款带有键盘的平板电脑。
有意思的是,第一代Surface面市的时候,瞄准的竞争对手是苹果iPad,现如今再将第三代的Surface Pro 3单纯的看作是微软反击iPad的产物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竞争对象现在变成了苹果MacBook Air以及超极本这类选手。Surface便是想在这样的狭缝中,想找到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的共生之道。不过即使配上键盘,大多数混合型平板笔记本在Windows世界的销售依然是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与iPad和类似的平板电脑相比,大多数混合本要更笨重一些。对大部分人来说,一个有触摸屏的笔记本电脑仍是更好的选择。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发布首款iPad时曾指出,平板电脑主要适用于内容消费,在办公领域用途不大。简而言之,购买一台笔记本,还是一台平板电脑?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简化为你是工作,还是享受?这就是区别所在。平板电脑市场是苹果引爆的,但是平板电脑究竟应该是什么形态,或者应该会发展成什么形态,到目前还没有定论,微软希望借Surface撬开企业级的市场,目前看来并未如愿。最近几年,我一直使用带有键盘的iPad,并使用过多台类似Surface Pro3混合型平板笔记本,但我发现它们不能取代笔记本。配置12英寸显示屏的混合本适合完成部分办公任务,但不适合从事创造性工作的PC用户。尤其是Surface Pro,它的性能堪比超极本,但使用上却有缺陷:把它当笔记本电脑用不太顺手,用来当平板电脑又太笨重了。
市场上的销量也很好说明微软Surface遇到的尴尬境地,在微软刚刚公布的2014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微软表示Surface平板电脑的销量是2013财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两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中微软有意回避了 Surface具体的销量数字,业界普遍认为,Surface自2012年上市以来的销量仅为150万台左右,并没有达到微软的预期,且微软在今年初也曾大幅度降低售价来清理Surface的库存。
从最近的Surface发布会看,微软的目标已经发生了改变。增大尺寸的Surface Pro 3更加强调生产力,也就是说它要进入从事创造内容的范畴,传言中的Surface Mini则不见了踪影。Surface明确定位于生产力设备,也就是说人们不应再把它与iPad对比,而是当做苹果Macbook Air一样的笔记本了。问题是,当Surface唯一的目标就是生产力,不再与iPad直面竞争,与众多PC厂商的竞争就意味着进入白刃战了。
实际上,自2012年微软公司宣布已自主研发Surface平板消息以来,多家与其合作的OEM厂商都表示了对微软此举的不满和担忧。全球最大PC厂商之一宏碁公司CEO王振堂更是直言不讳,微软应该退出平板市场,“如果微软执意进军硬件领域,那我们这些PC厂商应该如何应对?是继续依靠微软操作系统,还是应该另寻出路?”
大多数人相信,要想在未来的科技市场生存下去并制胜,就必须实现对硬件、软件及服务的控制,苹果就是最好的例子。实际上,我并不反对微软涉足硬件业务,如果发现了别的厂商没意识到的硬件设备市场空间,微软可以去做,可一旦把自己置身与合作伙伴直面竞争的角色里,那就不是明智之举了。而且现如今微软是一味的模仿苹果,并与之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只会忘了自己当初发展壮大的立身之本,最终迷失自己。
很多人喜欢拿来证明微软同样有理由涉足硬件领域,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主机市场,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赢得主机市场只是一个小目标,与最初的目标相差甚远。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微软未来在硬件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但现在的问题是微软将如何在硬件市场上取得成功,而这种成功也不仅仅是追上竞争对手,更需要巩固自身的优势并推出定位明确的优秀产品。
此外,越来越多PC制造商开始选择谷歌的Android和Chrome OS系统,Windows的处境可谓四面楚歌。进军硬件市场的行为也让微软与多家OEM厂商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联想、惠普、戴尔这些全球个人计算机制造商,从骨子里并不想与得到补贴的Surface展开竞争,在疏远那些让微软软件成为史上盈利最丰厚行业之一的合作伙伴之前,微软需要三思而行。
而且现在Windows 8已发布多时,微软的OEM厂商也已推出一系列优秀的Windows 8平板电脑和混合平板笔记本。如果合作伙伴也能推出类似的产品,微软为什么还要与他们竞争呢?做工精良的 Surface设备在过去没有取得较好销量,目前也无法在高端PC市场取代苹果,考虑到目前超极本在键盘手感、屏幕角度和散热性方面都要胜于Surface Pro 3,Surface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已经失去了存在价值,这其实也给微软释放出一个强烈的市场信号,是时候放弃Surface这条产品线了。
微软开发Surface的最初理由已经不复存在,而且继续与合作伙伴竞争将对微软与他们们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尽管SurfacePro3的设计很优秀,我相信联想、惠普、戴尔等厂商同样也能设计出更好的产品。对于类别越来越细化的PC生态系统而言,像Surface这样混合型的产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既然手握Windows,那么微软为什么不推出多款定位明确的PC产品让 Windows在其最为擅长的领域大显身手呢?其实Surface就产品定位而言,并不应该成为微软的重点发展对象。在PC领域目前来说,微软需要的是继续改进一直为用户所诟病的Windows 8/8.1,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圈,同时将生产硬件的任务交给合作伙伴。微软公司里的好产品不少,但这些好产品却让人觉得不像是同一家公司出的。微软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产品的不一致,同时在不同产品之间创造一个更加统一、更加简单的体验,这才是微软构建同未来消费者关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