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贺岁片《大兵小将》是丁晟和大哥的首次合作。在那之前,他们还合作过一档广告。成龙曾告诉记者,之所以第一次同内地导演合作电影就选中丁晟, “就是看中了他的认真,在片场对谁都不含糊”?!洞蟊〗啡枚£山胍谠狈烤憷植?,但并没有怎么改变他的生活。他还住在京郊北七家,见记者听闻略有迟疑,这位青岛大汉憨厚地笑笑,“呵呵,不是东方普罗旺斯(某高档别墅区)”。
这三年,除了推出自己《硬汉》系列续集,他一直在琢磨一部展现国内谈判专家的片子。 “我的目标就是平地起高楼,拍一部原汁原味的内地警匪片,而且还必须是一部真正的商业类型片。片中的主演必须是内地刑警的气质,他不是‘香港皇家警察 ’,也不是好莱坞大片里的不停臭贫又无所不能的SWAT。 ”丁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周晓文的《疯狂的代价》曾经做过类似的试验,但之后这一传统便断掉了。但国内谈判专家到底是怎么办案的?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 “这个你编是编不出的。 ”
为此丁晟来到了广州特警队的谈判组体验生活。“这是国内第一支成立的谈判组,跟他们聊我纠正了很多认识。比如,谈判的原则是尊重一切生命,最好的结果是和平解决,人质、劫匪、警察都没伤亡?;褂懈鲈蚴翘概胁唤?,进攻不谈判。谈判专家进入现场是绝对不带枪的。现在影视剧里经常有谈判专家正谈着呢,瞅机会就拔枪把劫匪轰掉了,纯粹胡编乱造。”这些功课做成了他早期的剧本,但公安部看了后基本都给否了。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戏剧冲突不够 ’,为此还给我开了介绍信,让我去北京刑侦支队第五支队体验生活。这个支队专门处理绑架案,当年解决吴若甫案子的就是这帮人。 ”丁晟说。如果在广州的经历让他熟悉了这个群体,北京的经历则让他动了感情, “这些人常年都在一线,看脸色绝对亚健康。你能想象一个英模,月工资就几千块吗?蹲点儿的时候就吃街边的馄饨摊儿,一星期都不定见到一次孩子,孩子生日了买个礼物竟然是去迪卡侬挑的便宜货。 ”所以他之前本子中风流倜傥的主人公变成了如今亏欠家庭的中年大叔, “他年龄要偏大,戏中还要有身手,那我只能想到大哥了。
丁晟先把剧本交给了林凤娇,“大哥的戏都是娇姐说了算的。我和她谈了一下午,她当时就拍板了,‘我老公就该演人民公仆’”。如此电影便顺利开拍。丁晟告诉记者,他很清楚,“不管成龙演谁,他都是成龙。但这一次他要饰演一名内地刑警,而且这一次不光是演员,我的摄制团队也全部都是内地人。正因为他是成龙,我不希望他融不进这个环境。用句时髦点的话说,银幕上他不能有违和感”。
电影开始后第一帧画面,便是成龙饰演的警官用一把 64手枪抵住自己的脑袋,随即 CGI做出撞针击发子弹的特效 ……大哥又会死去吗?“没有打戏不是我的风格,但这部戏里我要让大哥在一夜之间靠智慧解决最棘手的难题,而且空间就是在一个酒吧之内。怎么样?有点密室悬疑的意思吧?”采访的最后,丁晟卖了个关子。
BQ=《北京青年》周刊D=丁晟
BQ:刚才我们说到违和感,为此你好像让大哥也去警队体验生活了。
D:没错,我一说他主动就要去的。来到警队,大哥完全就像个学生,连警察打饭他都要去学,就跟那排队。打饭的时候,刑警队长让我注意下排队的干警个个都是寸头,那成龙以往像陈家驹(《警察故事》中饰演的角色)那样长发飘逸肯定不行。后来我就跟大哥说头发得剃短点儿,他立马答应了。所以这部戏,他身上有很多内地警察身上的“毛边儿”,比如开场他在出租车里就睡着了,这是刑警的职业习惯,他们的疲劳感已经惯性了,往哪一撂都能睡着。还有就是中年警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却职责所限不能给家人应有的照顾、陪伴,这种亏欠感大哥非常容易就领会了。戏里是他和景甜的父女情,当他可怜巴巴地说“以后给老爸点面子……”,心里想的未尝不是小房子(房祖名)。
BQ:《警察故事》是大哥经典的动作系列片,在过往的电影中他亲自上阵搏命演出每每是一大亮点,你怎么看待他在这部戏里的动作表现?
D:《红番区》里,大哥可以从一幢楼顶跳到另一幢楼的阳台上,没有?;?,间隔十几米,这样的动作场面他现在是做不了了。所以这次我给他设计的动作戏的原则是让打戏走心,就是要表现他的性格,戏里最大的对打戏是他和散打冠军刘海龙单练,明显他已经体力不支了,但即便是手断了,他也不松开,这个动作其实展现的不是奇观,而是在刻画性格。
BQ:看片花,你的打戏走写实路子,这和成龙在京剧舞台上养成的动作习惯很不一样。
D:是的,过往《警察故事》里很多动作设计是杂耍式的,但这不符合我这部戏要求的写实风格,这部戏里成龙不是功夫小子,而是人到中年的悲情大叔?;褂谐∠肥浅闪翟谀质凶分穑直叩奶芳Ψ晒诽?,这样的场面在之前成龙电影里是惯见的,我们拍了,但剪辑的时候,我都给拿掉了,因为这部电影不需要欢快的场面来影响观众的情绪。
BQ:同类型的《西风烈》曾经因植入广告“跳戏”饱受诟病,这部戏里我也注意到一些赞助商的影子,谈谈你对软广植入的看法?
D:这部戏我们在首钢废弃的厂房搭景,确实耗资不菲。尤其这又是部商业类型片,现如今怎么可能杜绝软广?我的原则就是不能因辞害意,比如我这里面有饮料,商家说要报出名字,那我不能答应,我可以安排进情节,让服务员把它端上桌,但念名字不行,现在观众多敏感啊,不能让大家出戏。还有就是汽车,商家说要出现多少多少秒,这我不能答应,变通的办法是我可以让它在片中出现多少次,拍过那么多广告,这点本事我还是有的。
BQ:既然你在警队体验了那么长时间,有没有想过拍一部纪实风格的警匪片?
D:我是拍广告出身的,对影像的要求是完美再完美,之前《硬汉》在视觉风格上过了些,这次我其实是在往回收,把戏往故事上落。说到纪实风格,这部戏 99%的镜头都是手持拍摄,我的三脚架在现场没有用,不拍的时候把机器放上去,我要的是镜头的参与感。另一个好处是给演员自由,他不用太在意走位,我让跟焦师来找他。
BQ:都说警匪片不好过审,从电影《硬汉》系列开始,你却总是碰触这一题材,你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D:两个原则:第一,别在电影里影射体制;第二,别让警察队伍里有坏人。就这,很难吗?政治我本来也没兴趣谈。至于第二条,《盗火线》里也是忠奸分明,就是正邪对抗,难道这就写不出戏剧冲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