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极大的地域差异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其美食造就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书有记载:贵州的珍馐美味并非自然天成,而是得益于人类的点化,其上应天时,下得地利,中取人和。
因此,舌尖上的贵州是一种融合,更是一种和谐。无论是浓郁“民族风”,还是随意“小吃风”,无论是名厨大菜还是街头饭馆,贵州的美食都能让你的舌尖Hold不住,大呼过瘾!
我们这次的行程主要以山水观光为主,所以寻找美食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即便是简餐、正餐或者是小吃,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辣。不过贵州的辣,是香辣,就像产自贵州的老干妈之所以风靡全球,是因为具有优雅细腻,香辣突出,回味悠长等特点。恩,贵州的辣就是这个味道。
印象最深的是,去龙宫的时候,中午吃的是一家农家乐。上了十道菜,有八个是绿色蔬菜,但是没有一样是不辣的,而且辣椒都是颗颗鲜明的。不怎么能吃辣的我只能默默地吃西瓜。
还有一次,我们点了个外卖烧烤,结果这里的烧烤基本不放孜然,全是辣椒粉,辣的我们一直一直喝水!
当然,除了辣,小编还要推荐几个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长桌宴由来
据当地的苗族老人说,摆长桌宴在苗族的生活中,已经有上千年了。而为什么要摆长桌宴,据传说,生活在黔东南的苗族在结婚喜庆、逢年过节也或是在平时,都有集体走亲戚,村寨与村寨之间有相互拜访的传统。
大家在拜访的过程中,今天到这家吃饭喝酒,明天到那家尝新品鲜,往往走访完全村寨的所有人家下来,至少都要个把月的时间。这样很麻烦,也很耗时间,耽误农事不说,时间长了大家都会觉得很疲乏。
因此当地苗王认为,没有太多时间一家一家的走完,但也不可能失了礼仪。于是苗王建议,每家每户出一个拿手好菜,然后把家里的桌子凑拢来,大家齐聚一堂,举杯同庆。这样一来,人们觉得摆这样的长桌宴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还达到了预期效果,每年在走访时,都按照这样的方式聚餐。
久而久之,这样的聚餐方式就得到了沿袭,并形成了传统和规矩得以流行。
巧遇龙宫六月六长桌宴,真是惊呆了,桌子摆的有百来米吧!
关于菜式,长桌宴上通?;嵊姓庵执螋昔?,其实就是糍粑,打好的糯米团里包上甜香的黑芝麻,入口软糯,清香扑鼻。
另外,一般的长桌宴上还会有腊肉香肠、辣子鸡、青菜酸菜等。简单的小菜,缺失是勤劳、勇敢、善良的苗族人民为远道而来的宾客准备的满满乡情。
当然,长桌宴最大的特点在于姨妈劝酒环节。姨妈们会热情地过来唱歌,如果对不上歌就得喝下一杯酒。欢声笑语,婉转热情的苗族酒歌此起彼伏。香甜的米酒下肚,主客微酣,我们都深深的融化在长桌宴的热闹氛围中,每一个镜头都凝固着馋人欲滴的馨香。
跟长桌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八大碗了。
"八大碗"是热情的布依族人招待客人的最好菜肴,这"八大碗"其实就是八道菜,即: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花糯米饭,这八道菜中的金豆米、粉条、南瓜、五色糯米等都是布依人农忙时极方便的菜肴。不知道为什么,说好的八大碗,上上来大概都有十八大碗了,可能是当地的招待太热情了!
八道菜中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中菜和肉都很细嫩;素南瓜能补中益气、消痰止咳和美容。
而"八大碗"中有特色的要数素豆腐和花糯米饭了,素豆腐是布依人家自己做的豆腐,先将豆子浸泡数小时后,然后将豆子磨成浆,用石膏点成豆腐;花糯米饭是布依族特制的一种糯米饭,采用纯天然香草制作。
织金水八碗则主要是根据八大碗衍生而来。为了满足江浙、广州等游客的清单口味,织金的水八碗以熬煮的汤汁为主要的烹饪方式。
织金“水八碗”,实际上主要是采用本地黑猪肉、猪肚片、本地土鸡、鸡蛋、薏仁米、竹荪、野味山珍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共十六道菜。因织金历史上盛行儒家和道家文化,老百姓都比较崇拜“八”这个数字,并且当时的宴席都比较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只能坐八个人,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上八道菜,韵含着“八碗菜,八人吃,人人清洁平安,四面八方,一年四季,万事如意”的深刻喻意,充分表达了宴客的氛围。
织金的水八碗数俊源的最为有名。
同时,贵州的人民将水八碗赋予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并用八仙的名字来命名这些菜肴,让美食更充满文化气息。
“水八碗”菜名一览
曹国舅烹蹄筋
吕洞宾薏仁米
汉钟离炖老鹅
蓝采和黑峰圆
铁拐李飞蛾蛋
韩湘子牵肠肚
张果老八宝饭
何仙姑酿鸡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