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不好,所以整理一下过去的照片写写游记。尽管今天写的这次旅行过去也在自行车论坛或旅游上写过,但是最爱的旅行再多写一次也不腻。
2012年3月18日开始的这次成都到拉萨的旅行充满了白色的冰雪。到达波密就好似一下掉进了春天里。
先来感受下波密的春天吧!
2012年的波密没有大兴土木,游人也不多。
随便骑到山坡上的小山村看狭长的波密县城。
农家劳作的地方。
这也是波密前后的地方,放在这里只是为了感受下春天。
由于2010年6月骑行过夏季的川藏线,尽管这次2012年3月类冬季的川藏行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不过我还是想尝试一些更多的不一样。
当了解到进入墨脱的隧道已经具备通路条件,而很快也将放开旅游的时候。我按捺不住尝试进入墨脱的好奇心。
正文:
这里是扎墨公路的0公里起点纪念碑。记得也有写碑文,记录公路修复的大事。(2017年4月我再来的时候,民政宾馆还在,但是公路改道了,0公里起点纪念碑也被拆掉了)
管制公告在,由于也没有设关卡,所以也就通过了。所有的风险只能自己承担。
路面很好,一直爬坡。从成都骑到波密已经锻炼的很棒了,骑行效率很高。
随海拔升高,遇到的冰雪和雪崩点的机率也越来越频繁。
雪崩地遗迹
雪崩摧毁的植物
看来前方道路非常差,只得把车停放此处
自行车畅行无阻
废弃的工棚,曾经有很多的工人来这里修建隧道,随着工程完成逐步撤离了。
在这种全白的环境里,眼睛特别累,手机的拍摄也变得不正常
即将进入隧道,为了顺利进入墨脱,我特地把自己一些行李放在了波密的宾馆。
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是还没有复工,所以整个工地几乎见不到工人。想打听隧道情况也无从得知。
用手机闪光灯记录下自己的自行车照明设备以及路面的状况,排水沟和凹凸不平的路面。
手机距离远了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就差多了。
终于出了隧道,这么大型的设备也配备了防滑链。
一出隧道就是雪崩形成的小雪山,完全阻断了道路。有大量人走的痕迹,雪很硬很滑,夹杂了泥土也很脏
一步一步的扛上去,挨摔不怕,只要别掉下山崖。
幸亏穿了登山的鞋子,否则真的寸步难行。
挪上去一点就需要歇一下,稳定一下呼吸和脚的位置、稳定度,为下一步做准备
太陡了,拿车不好爬就只好把车一点点挪上去,人车分离的方式爬。
等人高过车的位置时再把车拽上去。
终于抬上了第一个雪崩点的最高点。可以看到原来的道路和路边的工棚。不知道有没有房子被压在雪下
有两个留守的工人。他们不解我们的举动,也或许是早已经见怪不怪。
在这里放置自行车不需要支撑,只要拿起车使劲往地下一落就扎实的立住了。
下坡一样很难,因为滚下来的雪球与雪球之间罅隙很大,有时候会吞没你的腿。
深一脚浅一脚慢慢下,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心情很棒很刺激。
尝试各种下山的方式
或许在这个海拔,人的力气和持久度也都受到影响,所以人笨笨的。
人和车以滑落的方式落地。工人淡然的看这一切发生,或许觉得我太笨了点。雪很硬,摔的很疼。
有这样的羊肠小道走都是幸福的。
这就要算康庄大道了。
继续攀爬新的雪崩点
轮胎被雪擦拭的特别干净
这次一个疏通过后二次崩塌的雪崩点。
一脚踩空失去平衡,人车又分离了。
把车拽出来
终于看到希望了,如此大型机械开路,积雪岂不是将要被秒杀?
停下来吃个饼补充下能量,等师傅停下来再打听情况。
师傅很确认的告诉我:顶多再有两天,这段路就能挖通了。
才走到这里,放弃是不可能的,马上决定直接沿雪坡下山。至于怎么回来?那不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浑身充满了能量,不冷也不饿。
刚走两步就摔了,硬硬的大雪球之间的缝隙成为最大的阻碍。
摔摔就习惯了
终于完成一个雪坡。
再完成一个雪坡,不过这个难度就小多了,没有了大的雪球走起来平顺很多。
还可以看到右方红色的大型机械。
我最喜欢的一张图片。
你不知道自己站在了路上还是房子上,一切都被大雪抚平了。
遇到了道路另一端的疏通机械。
到达k52检查站,由于这里是边境县,所以检查非常严格。
这些车辆也只能等雪完全化了再启动了。
公安检查人员让我们在屋子里取暖、吃饭。
但是我们没有边境通行证,不允许进入墨脱,中午的好几个小时交流的很开心,但是政策就是政策,我们只好返回。
远远的可以看到盘山道的痕迹,但是路无法走,我们只能顺斜坡爬上去。
估计这里已经停用了。
和简陋的k52检查站合影
爬雪坡的难度比下雪坡又难了几倍。
前行太困难了,也没有路线,只能自己摸索和尝试。一旦滑倒就赶快趴地上,避免一滑到底。
到处都是这种烂石头雪地。
墨脱的很多物资就靠师傅们这样背进去,每一斤都要增加个几块钱的成本。
在我几次累到崩溃的时候,我就后悔没有答应这个背山工150块帮我把车背上山的建议。
这时候天还早,其实已经过去了1个多小时了,难怪k52检查站的人员总催促我们早点返程。
回头还能看到k52兵站,爬了那么久还是在声音可达到的距离。
海拔一直以这样的角度上升。
多少次我回回头看看走过的路。
尽管很累 也没有忘记欣赏和记录风景。
我下方的摩托车是4个当地人抬上来的,放下就离开了?;蛐淼让魈煸偌绦刺О?。
摩托车越来越远了,虽然进步很小,但是每前进10cm都是进步。
天色越来越晚,我也着急,但是着急也没有用,只能一点点挪。
最后的几百米了。但是也是出奇的陡峭,已然没有路可循。
我的车都不敢倾斜的放了,怕它顺坡就滑落下去了。
拍这张照片也有难度,首先车很难固定在某个地方。另外人也很难找地方安全的站立。
鞋里面全是泥水和石头,但是生命都面临风险,早就顾不得冰冷和疼痛了,只想尽快的到达隧道。
当天开始起雾的傍晚,我终于爬到了隧道口。再没有时间可以耽误了。
我甚至都不敢停留再多拍照片,穿隧道需要时间,穿过隧道还有几十公里的山路要走,我冷我饿
穿出了隧道我放心了很多,看天色还允许拍最后一张片。
下山很疯狂,再不快点赶路,天黑了我就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只能以路边依稀可见的安全白线为参照物。
身上冷是可以忍耐的,但是手指冻僵无法捏刹车太危险了,即便这样还要忍着针刺样的疼痛继续把刹车一直捏到底。几十公里的下坡,就这样坚持过来了。
看到波密县城的灯光,好感动!
回到宾馆来不及脱衣服就直接到淋浴间里开始洗澡。然后美美的吃了顿饺子。
难忘的一天。
后来:
时间到了2017年,我终于带着我心爱的另外一辆车完成了我的墨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