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19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备受投资者追捧,开盘价为每股92.70美元,较68美元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发行价上涨了36%,收盘价为93.89美元。
继阿里巴巴后,面对国内新一轮创业热潮以及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国内该如何提供更好的土壤和水分,促使未来成长出更多的“阿里巴巴”型企业?
阿里巴巴上演一场财富创造的神话
218亿美元融资,美国史上最大IPO,首日大涨38.07%……阿里巴巴上市再次演绎一场财富创造的神话。
随着“BABA”的名字正式出现在纽交所的大屏幕上,这场吸引全球目光的资本盛宴,再次将既有的财富格局打破:
一个来自中国杭州的“草根”,以阿里巴巴集团7.8%的股权以及支付宝母公司的收益权,首次问鼎中国大陆首富的宝座;阿里巴巴的高管团队和握有股权的基层员工,也将在这场盛宴中身价倍增。
截至目前,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千亿级的公司已有3家,百亿量级的公司也已有10多家。
“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必定会逐步增强,贴上互联网标签的中国形象会慢慢变为世界范围内的强大竞争力?!币坠凵桃到饩龇桨钢葱凶懿谜庞ケ硎?,互联网有能力改变传统商业中,中国企业无力走向世界的局面。
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折射“痼疾”
长久以来,大批业绩优秀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纷纷远赴海外上市。普华永道数据显示,仅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科技公司全球资本市场IPO数量共14宗,其中有9家在美国上市。而且,中国科技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表现特别优异,IPO融资额前十位中占到四家。
然而,中国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带来的另一个尴尬局面是,中国投资者无缘分享这些“明星公司”的高成长收益。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寻求海外上市,一方面是因为它不能符合A股上市条件,特别是它的合伙人制度,不仅A股不能接受,连相对开放的香港联交所也不能认可。
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本身来说,或许也更愿意去海外上市。林采宜表示,美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科技股更愿意给出较高估值,因此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相较在港股和A股,可以获得更多融资。
为下一个“阿里巴巴”创造条件
“大批中国创新型企业境外上市是严重的教训,今后不应该重蹈覆辙?!鄙罱凰芫硭卫銎即饲霸赋?,阿里巴巴等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值得反思。为更好服务创新型企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核心是要完善创业板市场的规则体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些新的变革也在悄然进行。今年5月16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特别指出放宽创业板IPO财务准入指标,取消持续增长要求,并研究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
专家认为,应坚持市场化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突出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财富效应,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护航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新华社记者 高少华 叶健 罗政
据新华社上海9月2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