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投保78元,满65岁即可领7000元/月老农津贴
“为什么台湾人要当农民?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今年43岁的赖青松说。
他是岛内“农委会”的形象大使,10年前从日本学成返台、当起“海归农民”。然而,因为少了一纸农地租约,当局不承认他的农民身份,更重要的是,没地,他入不了农民健康保险,未来也没福利拿。
在台湾,年满65岁、加入农保满半年以上的农民,每月可领7000元(新台币,下同,5元新台币约等于1元人民币)的老农津贴。而所谓“农民”,资格认定最关键一条是,“自有或承租农地一分,且依法从事农业工作连续经营满一年”?;痪浠八?,你只要拥有一块地,再雇人耕作一段时间就能躺着领钱了。
投资小,收益高,于是乎,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岛内企业主、军公教退休人士争相转型“农民”,有些人还会为配偶搞农地,一起当“不耕田的老农夫妇”。而台当局每年要为150万或真或假的“老农”补贴1260亿元。 有地才算“农民”
家住新北市的蔡先生,即将退休。他想在市郊区买块地当“休闲农夫”,顺便投农保、领津贴。原本看上了几处耕地,然而动辄每坪(约3.3平方米)数万元,让他实在下不了手。相关法令规定,个人名下耕地面积至少要达到1分(约0.1公顷),才能认定是农民,这就意味着他至少得买293.4坪的土地。
后来他去南部找“农保地中介”,价格便宜一些。所谓农保地,就是俗称的“申请农保专用地”,大都是些不能利用的废地。中介建议蔡先生找一块偏远地区的地,一来价格便宜,二来路途遥远,自己装模作样种点东西,农会也懒得核查。
那块远在山中的“农保地”,不仅不通公路,连摩托车都进不去;他一路“上山下乡”,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达那片两公顷大的野山林——连果树都种不了,却打着“农地”旗号,还被分割成20块,大多数都卖出去了。
中介告诉他,很多时候卖方不知道谁买了地、买方不知道土地在哪儿,但这不影响入农保、申请津贴,自己可以继续生活在城市里安心拿钱,未来还能把不动产继承给后代:“5年内回本,活越久领越多,退休好赚啦!”
类似这样的“休闲农民”,岛内比比皆是。台东市一位食品批发商,名下0.4公顷农地转租他人,自己坐领津贴;苗栗县一位校长退休后,随便种点红薯,津贴领了两年;还有工厂老板买1公顷农地,和妻子一人一半,“老农夫妇”月领1.4万,却根本没下过田……
人人争当农民,因为好处不只有津贴。依照“农民健康保险条例”,岛内农保月投保金额为10200元,保费由财政负担70%、农会负担27.45%、被保险人负担2.55%——即每月只需缴纳78元。而入农保后,农民可领生育津贴20400元,丧葬补助15.3万元,身心障碍补助40.8万元。
由于个人负担保费过低,导致农保从1989年开办后,第二年就亏损37亿,只能靠当局拨款补救。到2012年,当局已累计拨款1300亿元,农保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到头来都要算到纳税人的头上。
“投保门坎低,农会未实地核查是问题关键。”“监察委员”沈美真说,农保人数近150万,但实际耕作者仅50多万;12年加入农保5万多人,各地实地核查比例却不到7%,清退的“假农民”还不到600人。“有人94岁才来投保,都走不动了才开始务农,合理吗?” 老农津贴是刷票神器
“假农民”泛滥,“监察院”和“农委会”曾多次提出纠正,相关议案却一直卡在“立法院”,迟迟无法通过。究其原因,还在于选票二字。
在台湾,农民申请认证需通过农会,等于所有合法农民都是农会成员。农民只负责生产,而农作物销售、技术研发等工作,都由各地农会包揽,所以农会的理监事、总干事等职位相当于“肥缺”,经常成为地方派系争夺的对象,而争夺的筹码就是土地。
岛内《今周刊》报道,中南部有农会理监事候选人为了提告支持率,不惜买地过户、“制造新会员”,给每个新会员的土地面积不多不少、正好1分地,形同贿选。
农会笼络住了大量农民资源,于是在选举中,它成为蓝绿不容忽视的“公关对象”。至于如何通过农会搞定农民,筹码之一就是老农津贴。蓝绿阵营为了“刷农民票”,让老农津贴一涨再涨,从1995年的3000元/月翻番至2011年底的7000元/月,比“城里人”平均月养老金3500元整整多了一倍。
2011年老农津贴调涨的时候,还引发一阵政治口水。当时,国民党主导津贴调涨1000元,沿用了民进党4年前的议案——当年,国民党强调只能调涨316元,在“立法院”杯葛了民进党议案,如今政治风水轮流转,当年的反对者成了推行者。
为了“刷票”,政客们不仅要死死卡住老农津贴不能跌,对“假农民”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少“立委”可是农会出身、靠农民支持才能一路爬上来。肥了富翁,饿了弱势
“一块肉在那里,咬了又不犯法,谁不想咬一口?”新北市三峡农会总干事陈宏文说,“假农民”问题的根源是当局法令漏洞。5月28日,他涉嫌将桃园县一处保育林地分割售给70人,并协助他们取得农民身份以获取老农津贴,因此受到检调机关约谈。
以前,台湾当局为了?;づ┯玫?,规定个人必须有“自耕能力证明”才能购买农地。2000年政党轮替时法令修改,一般人获得了购买农地的资格,相关福利还能延伸至配偶,间接造成“不会耕田的农民”满天飞。陈宏文说:“农保条件诱人,加上法令松散、实际从农定义模糊,因此农业人口越来越多。”
“我认识一对老夫妇,名下有台北市几百坪土地,光是分红每年都好几百万,因为山里有果园,每月还能坐领津贴,这么恶搞怎能不拖垮财政?”新北市农会总干事、“监委”王英明说,老农津贴用意是帮助农民平稳面对经济转型,没想到好心办坏事,许多没下过田的人也想来钻政策漏洞、分一杯羹,老农津贴喂饱富翁,同时也饿及弱势。
无奈之下,“农委会”实在等不及,于今年初主动修正行政法规,展开“补漏洞、揪假农”行动,通令各县市府参与农保案件审查,不再由农会大权独揽,到目前已清查出“假农民”6万多人——至少每年能为财政节省50 亿。
“有钱买地才叫农民,我们这种真正种地的却不算,真是令人唏嘘。”赖青松说。台岛点击
《名侦探柯南》成破案教课书
警察看漫画,能够预防犯罪吗?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地铁发生砍人案后,台湾警方担心模仿效应,台中市警局要求市刑警大队研究《名侦探柯南》等动漫,作为预防犯罪的参 考。
警方解释称,从过去国内外发生的真实案例发现,凶嫌模仿动漫情节犯案的确实不少,因此从中研究歹徒犯案手法,相信对未来侦办案件会有很大的帮助。马英九重要幕僚聚居
台北文山区成“军机重地”
岛内媒体报道,马英九团队的重要幕僚或核心干部大都住在台北文山区,一有状况,幕僚们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碰面会商,俨然就是“文山指挥所”,与马英九办公室、马英九官邸,串联成三大军机重地。
媒体统计,包括“国安会秘书长”金溥聪、马英九办公室副秘书长萧旭岑、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李佳霏、国民党组发会主委苏俊宾等人,现今都住在台北文山区。而马英九办公室发言人殷玮,老家在云林,与叶乃瑜(“行政院”拟建立的“新媒体小组”中任机要)婚后,两人一度住在阳明山,最近也搬到文山区,入住“权枢”要津,本人对此解释:“单纯是交通考虑啦!”
偷拿公物回家卖
台中公务员被曝集体“假签到”
岛内媒体报道,台中市政府惊曝有公务员集体“假签到”领干薪,签完到后就回自家经营的“槟榔摊”、“水电行”、“五金行”做生意,更离谱的是,有人还直接偷市府公物,大方载回家卖;目前有涉案公务员,已被带往“廉政署”厘清案 情。
对于相关案情,台中市建设局长吴世玮表示,涉案的16人包含技工、司机和临时工,目前已将窃盗部分移送市府政风处进行调查,而集体签到翘班以及浮报加班费部分,尚在了解中,一定会依法办理。